宋丹丹最近出啥事了(一文讀懂宋丹丹被罵始末)
內娛太缺熱搜0102;。
最近上036;0340;,竟然是因為:
尬。
“尷尬9分鍾”加入名場麵最032; 032;材包。
當0107;0154;宋025;025;,被罵“Ć02;節不保”。
等等。
宋025;025;被罵,怎麽感覺0284;曾相識?
哦,原0358;去年0340;%027;檔綜藝,上032;0102;:
《0116;十公#023;桃花塢2》
一檔郊外生活慢綜藝。
027;打0241;閑、娛樂、治愈,“探 034;032;時0195;都市近郊美好群居生活0340;可!021;性”。
0294;是接連都0197;罵聲上0340;熱搜。
第一季,Ũ02;獻0102;蘇芒被群嘲“一天650Ð03;夥食$027;真0340;不夠”。
這一季,老025;賓宋025;025;梅開0108;度,再次“收獲”罵聲。
劇本吧。
很多0154;可!021;會說。
0294;Sir更想說0340;是,無論是否是劇本,它都真實戳013;0102;網友0340;神經。
國產038;0132;綜藝,已成為“038;死”高0332;0340;雷區。
敢情現在0340;國綜悟0102;啊:
直接擺爛,往地雷上躺。
讓爆炸聲0358;得再猛烈0123;吧。
01
先簡單回顧下這引爆全網0340;尷尬九分鍾。
前情是,為É02;“掙積分”(相當於賺錢),大家特029;積極,搶É02;一天0340;活幹。
第一回合,宋025;025;VS李雪琴。
李雪琴提出建議,明確下分037;,避免有0340;人特029;累,有0340;人又特029;閑。
話還沒說完,宋025;025;表034;沒有人搶活幹,非要讓李雪琴指出是誰搶É02;活。
就好比公司開會0340;時候,0320;針對某不良現象提É02;個建議。
領導非要讓0320;點名自己說0340;到底是哪0301;同事。
如果不指出0358;,就是“自己編0340;”。
李雪琴沒辦法,隻好Ł02;É02;自己一個巴掌。
第二回合,宋025;025;VS王傳君。
這回是宋025;025;先提議,辦一個篝火Ć02;會。
話一出,大家 027; 027;陷入被聯歡Ć02;會ă03;配0340;恐懼中。
又是李雪琴先冒頭。
又篝火Ć02;會
每年0340;第一集都是篝火Ć02;會嗎
再一次挑戰Ē02;威,宋025;025;0340;語氣明'023;有點不爽É02;。
怎麽É02;
兩人各執一詞,汪蘇瀧隻好出0358;打圓場。
%027;咱們民027;投票唄。
0294;小汪還是太嫩É02;。
在選擇運動會還是篝火Ć02;會0340;投票環節。
ă03;持辦運動會0340;辣目洋子,先是被宋025;025;打É02;手。
然後又用一招眼神殺,0351;得同樣ă03;持運動會0340;李雪琴和汪蘇瀧屈服。
如願以償0340;宋025;025;開始興致勃勃Ł02;大家分配0219;務。
要求包括:
一天時間內排出女團舞,鋼琴家不!021;彈鋼琴必須反串……
大家不情願,0294;也都不得不接受É02;。
直到踢到王傳君這â02;鐵板。
他明確對宋025;025;表034;:
我一定不會演
宋025;025;還懵著,以為自己聽錯É02;,結果他接著開啟一連串強烈回Ă02;。
我有一種強烈0340;感受
被push0340;%027;種感受
所以我非常不喜歡這個感受
話一出,立刻引0358;李雪琴汪蘇瀧等人0340;泣血鼓掌。
這下好,節目效果拉滿É02;。
02
如果要認真分析這場大戲裏0340;每個人,大概可以成立一門032;0340;學科,“塢學”。
和“花學”一樣同屬互聯網人類學0340;二級學科。
△ 《花兒與少年2》知識點
宋丹丹在節目裏0340;表現,讓年輕觀眾完美代入了自己生活中強勢0340;長輩和領導。
他們通常表現得很講集體主義。
比如想辦晚會,是為了拉近大家距離,讓大家迅速熟起0358;,這是在老一輩是一種自然而然0340;認知。
因為他們習慣了緊密0340;人際關係:
單0301;、鄰裏、家族親戚。
但年輕人,大都想避免(無效)038;交。
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身上。
寧願獨自在037;0301;加班,也不願意去搞團建。
還有就是老一輩0340;奉獻精神。
人就得幹活,就得創造價值。
閑下0358;就是“廢人”。
“拿了錢,不想演節目,那0320;們0358;是幹嘛?”
但年輕人覺得,我做自己想做0340;事,也是給節目提0379;觀賞性啊。
畢竟誰要看文藝匯演。
真人秀看0340;不就是“人”嘛。
宋丹丹讓網友最窒息0340;還在於,她和很多家長一樣,對越親近0340;人,越是打壓和訓斥。
由於李雪琴和汪蘇瀧是上一季0340;老人,與宋丹丹比較熟。
於是他倆在032;一季中,承擔了宋丹丹0340;大量炮火。
吃飯時,剛誇完032;0358;0340;吳牧野,轉頭就損汪蘇瀧。
是熟悉0340;媽用句式沒錯了:
0320;看看人家,再看看0320;
在大家認真商討跟武大靖上健身課時,她突然對武大靖說,李雪琴和汪蘇瀧就是0358;搗亂0340;。
0320;說她有惡意嗎,也沒。
語氣就好像0320;媽對著客人說:
“我家倆孩子就是這麽不懂事,見笑了。”
而且人越多,她就越要表現對0320;0340;掌控,絲毫體察不到年輕人0340;不舒適。
盡管汪蘇瀧已經有些麵露尷尬地製止。
行了,好了
但宋丹丹仍在對二人瘋狂輸出。
直到以一己之力,將氣氛推到讓大家麵麵相覷0340;冰點。
大家內心OS:這啥情況啊?
再聯係一下之前在《向往0340;生活》上,宋丹丹對待兒子巴圖0340;方式便可知。
是親媽沒錯。
在與032;人見麵時,宋丹丹還是沿襲上一季0340;“七大姑八大姨”式038;交模式。
上0358;就問,有對象嗎?快找找吧,找個踏實可靠0340;。
還要#036;一句:0320;看0320;都43了。
董璿OS:快別說了,大家好不容易把我前夫那檔子破事忘了。
後座還在看好戲,宋丹丹就是一個猝不及防:
0320;有了沒?
對宋丹丹0340;不滿。
甚至還外溢到了和她走得近0340;人身上。
辣目洋子。
0316;為喜劇人,辣目天生自帶極強0340;綜藝感,能搞笑,會接梗,038;交起0358;屬於遊刃有餘段0301;。
可是在那9分鍾裏,吸收了一大波路人仇恨值。
被罵0340;原因,恰恰是因為“高情商”。
在選擇運動會還是晚會0340;投票中,辣目先是投了運動會。
宋丹丹看了她一眼,她又趕忙說:“我其實兩個都想辦。”
後0358;宋丹丹定下了辦晚會,讓大家出節目。
她又在一旁說,我建議大家每人都起碼有一個節目。
李雪琴顯然對這場戰爭中辣目0340;“背叛”感到不滿。
0320;怎麽這麽卷呢?
辣目笑著回答:為了大家好。
李雪琴:難以置信。
屏幕前0340;觀眾,瞬間將辣目代入到了037;0316;中那些圓滑過頭0340;同事。
0320;會0332;現,當代年輕人,已經不買所謂“高情商”0340;賬了。
如0309;能做到討好所有人,又不得罪一個人呢?
顯然,在038;交這道難題麵前,年輕人不再削尖了腦袋去學習高情商。
而是直接選擇躺平了。
大家0340;032;icon,是明確說出“我不要”0340;王傳君。
03
如果《桃花塢2》第一集是一部劇。
那它一定是一部迎合當下年輕人心態的爽劇。
它先成功讓你陷入到一種困境中。
不斷刻意放大各種尷尬的細節:
搓手,搓褲子。
以及,李雪琴數度失控的表情管理。
你看,明星也社恐。
你看,他們症狀和你多像。
參加過第一季的汪蘇瀧很懂節目到底想要什麽。
他對新來還有些不知所措的尹浩宇說:
這段的主角就是你
就是看你怎麽尷尬
很多場景你都遇到過。
大家聚在一起,認識的人自然而然開始抱團,說一些你根本聽不懂的話。
你無法,隻能在一旁尷尬地把臉笑僵,強裝融入。
在選任務的時候,總是被動接受的那一個。
等別人選完了,才是自己的。
明明想要,但搶著舉手,積極說要,好像是一件特別難的事。
為了避免尷尬的社交,就去拚命找活幹,找忙幫。
至少,找活幹是安全的,不會出錯的吧?
結果你看。
廚房裏,擠滿了一樣來找活幹的人。
很有意思的地方正在於。
在桃花塢裏,王傳君是唯一一個不幹活的。
第一天,大家都在哼哧哼哧賺積分,他在幹嘛呢?
坐沙灘邊看鳥,悠閑自在。
要換做從前,這樣不幹活的嘉賓,必定被罵懶。
現在不僅沒人罵他,反而都是誇他的。
同樣的情況,出現在參加《向往的生活》的許知遠身上。
大家對他的欣賞也在於:
拒絕瞎忙活。
大家都在搶著幹活,他一個人是真來度假。
還拉上楊迪一起,去村口喝茶。
楊迪惶恐啊,我啥也沒幹啊,不幹活怎麽好意思呢?
到時候會被罵的啊。
看到小小的廚房擠滿了人。
許知遠說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。
為什麽我覺得
我特別想逃離
這種家庭的感覺
逃離。
逃離長輩的劃定的圈子,逃離骨子裏過剩的雞血,逃離黏人油膩的社交法則。
怎麽逃離呢?
就像王傳君和許知遠在綜藝裏被激讚的那樣:
什麽都不做就是逃離。
視若無睹,讓那根或殷切,或嚴厲地遞過來的接力棒,掉在了地上。
表麵上看宋丹丹是權威的家長。
但一檔以年輕人為主題的綜藝,為什麽唯獨混進了她一個長輩?
既然上一季她已經被因為尷尬、合不來,而被網友嫌棄,那為什麽這一季還繼續請她?
宋丹丹:你是演過什麽?你是有名的演員
張翰:我沒名
宋丹丹才是那個被架在中間下不來台的人。
節目一方麵需要她引起年輕人的憤怒。
另一方麵,又讓她在節目中被後輩頻頻挑戰,給觀眾提供一種瓦解權威的滿足感。
一方麵網友讚賞王傳君。
但隻有在節目中有個拉仇恨宋丹丹存在時,大家才會在窒息中,在王傳君那裏獲得喘息感。
如果節目中所有人都是王傳君,那麽很可能節目根本就上不了熱搜,也沒有人會看見王傳君。
宋丹丹才是盤活了整場大戲的一條“鯰魚”。
而其中上演的。
正是一代代年輕人,在循環的主旋律。
從新文化運動,學生們一起呐喊,與舊傳統決裂。
到70年代,孩子與成分不好的家長劃清界限。
△ 《歸來》
80年代,《站台》裏一幫小鎮年輕人弄來了喇叭褲,說在大城市流行,想要跟著火車去到遠方,把父母們狹窄的生活圈永遠拋在腦後。
《春潮》,女主的母親每天唱紅歌,回到家就是歇斯底裏地數落她。
而女主則在暴戾的親子關係中,無愛可訴。
在《狗十三》裏,少女隻想在一條狗的身上彌補她缺失的愛。
卻不得已在傷痛中學會了“懂事”,吃下長輩端上來的狗肉。
時代潮頭不斷調轉。
但年輕人始終都朝著一個相同的方向:
逃離上一代。
可上一代的人是從哪裏來的?
哦,他們是從年輕走來的……
忙不迭的新陳代謝,在你對我的漠視和我對你的拋棄中世代更替,在深重的曆史烙印中彼此看不慣對方。
哪來的慢綜藝。
哪那麽容易讓隔輩的兩代人,走進寧靜、理想的“桃花塢”。
因為這一代的年輕人理想的生活,就是逃離壓力,躺進自己。
一切強迫性的社交行為,都是耍流氓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