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鮣魚怎麽讀音,以及鮣魚讀音對應的知識點,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!
首先準備材料:鯽魚一條,清理幹淨後魚身上劃上一道道的口子加入適量的鹽醃製一段時間
大蔥切成碎,生薑切片,大蒜瓣拍一下,紅辣椒若幹,喜歡吃辣的就多放些,不喜歡吃辣的就少放些。料酒,白糖,老抽
鍋中放油微熱,把魚的身上的水分擦幹,兩麵沾上點麵粉(防止煎魚的時候破皮)放入鍋中,小火煎至兩麵金黃。加入薑蒜辣椒煎出香味,然後鍋中加入適量的水,加入老抽,料酒和白糖,蓋上鍋蓋中火煮半個小時左右,大火收汁,如果有香菜的話可以適當的加入些香菜。撒上蔥花就可以出鍋了。
⠠⠠⠠⠠⠠⠠⠠⠠⠠⠠⠠⠠⠠⠠⠠⠠⠠⠠⠠⠠⠠⠠⠠⠠⠠⠠⠠⠠⠠⠠⠠⠂ 魚與鯊魚
①在海洋魚類中,奇形怪狀的很多,鮣魚就是其中之一。它身體細長,略呈圓筒形,一般體長為20-45厘米,最大不超過90厘米。它的頭部寬而扁,嘴很大,下頜朝前突出。最奇特的是,它的第一背鰭特化成一個長橢圓形的吸盤,位於頭頂。吸盤的中間被一縱條分隔為兩區,每區都規則地排列著21-28條軟骨板組成的橫條,像百葉窗的板一樣斜向排列著。盤邊有齒狀的折皺,好像一枚圖章,因而得名“鮣魚”或“鮣頭魚”。也有人覺得這個吸盤酷像鞋底,因此稱其為“鞋底魚”。
②鮣魚的遊泳能力較差,但是它卻能利用頭頂上這個特殊的吸盤,吸附在大型鯊魚的身上,自己不付出任何代價,卻能在海洋世界中長距離遨遊,所以有“免費旅行家”之稱。鮣魚特別喜歡跟鯊魚在一起,是“鯊魚船”的老乘客,一條大型鯊魚常常搭載著許多條鮣魚。鯊魚卻從不傷害它身邊的鮣魚,任其吸附,四處漫遊。事實上,鮣魚與鯊魚的這種關係隻對鮣魚有利,因而不是互利共生關係,而應該是偏利共生關係。對鮣魚來說,它們不僅受到鯊魚的保護,可以免遭大魚的襲擊,而且還可吃到鯊魚的剩羹殘汁;而對鯊魚來說也沒有什麽大的妨礙,隻在海洋漫遊時無形中增加了一些負擔。
③鮣魚頭頂上的吸盤,為什麽能牢牢地吸附在物體上呢?原來,上述的那些橫條是能活動的,吸盤同物體一接觸,橫條便會上提,吸盤內的空氣被擠出,吸盤形成真空,這時外部的空氣和水的壓力便能使它緊緊貼在別的物體上。鮣魚吸盤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?有人對此作了測定,一條僅僅60厘米長的鮣魚,竟然能承受10千克的拉力。
④事實上,鮣魚不僅喜歡吸附在鯊魚身上,也常見於其他硬骨魚類、海龜和海洋哺乳動物的身上,有時甚至也吸附在輪船的船底或各種漂浮物上,因此又有“船底魚”或“粘船魚”的稱謂。有些鮣魚對某些寄主還有特殊嗜好,例如鯨鯽喜歡吸附在海洋哺乳動物身上;短鮣多見於鯊魚的身上或鰓腔內;白鮣喜歡吸附在大型魚類,尤其是大型鯊魚的身上,有時也見於船底。
⑤鮣魚奇特的習性很早就為漁民所利用,把它當作一種捕獲大型海洋動物的工具。15世紀,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,就在古巴沿海看到過這種“以魚捕魚”www.的事:人們在魚塘裏飼養鮣魚,每條鮣魚的`尾巴上都係上一根長繩子。當海麵上出現鯊魚或金槍魚時,就趕緊將鮣魚放進海裏,鮣魚下海立刻緊緊吸附在鯊魚或金槍魚身上。這時,人們隻要將繩子拉緊、慢慢拖回,大魚就被逮住了。這種奇妙的、將鮣魚作為活的釣鉤的捕魚方法後來發展為一種“鮣漁業”,在我國南部沿海、加勒比海、非洲東部和馬達加斯島沿海等地比較發達。 (節選自《百科知識》2011年第5期)
11.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什麽?依次介紹了說明對象哪些奇特的習性?(3分)
12.說說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表達作用。(4分)
(1)一條大型鯊魚常常搭載著許多條鮣魚。
(2)一條僅僅60厘米長的鮣魚,竟然能承受10千克的拉力。
13.請根據第二段提供的內容信息,抓住本質特征,給“偏利共生關係”下一個定義。(3分)
14.從說明方法的角度簡要分析文中畫線句的作用。(3分)
15.文章最後一段是否可以刪去?為什麽?(2分)
參考答案:
11. 鮣魚;鮣魚奇特的形體、喜歡吸附在鯊魚、其他硬骨魚類、海龜和海洋哺乳動物以及船底或各種漂浮物之上。 3分
12.(1)“常常”,時常,經常的意思,說明並不是所有時候都是這樣,體現了說明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。2分
(2)“竟然”出乎意料的意思,突顯了鮣魚承受的拉力之大。 2分
13.指兩種都能獨立生存的生物以一定的關係生活在一起,但隻對其中一方有利,對另一方通常無關緊要的關係。 3分
14.運用舉例說明的方法,清楚地說明了有些鮣魚對某些寄主有其特殊的嗜好,增加了文章的說服力。3分
15.不可以刪去;此段說明了研究鮣魚特性的意義,豐富了文章內容,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,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。2分
讀音:[y㬮]
本文由隔壁老李于2022-12-21发表在极致时空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buyausedhonda.com/4bld0d/8482.html
有话要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