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彩電大王”,搞了個250億大動作
绿色简约靓丽风格的一款自适应式zblog app下载模板,面向于手机app应用、手赚app应用、网赚app应用分享下载网站设计开发,采用左中右三栏布局响应式结构,APP图标排版、分类展示、大幅轮播图、热门/最新APP模块,二维码扫描下载,支持电脑或手机访问浏览,兼容IE9+、Firefox、chrome及Safari等主流浏览器,在PC电脑端和手机端都具有良好的访问浏览体验。
主题特点:

作者 |陽一
編輯 |朗明
圖片來源|
TCL又做出了一個百億大動作。
3月3日,發布公告稱,擬購買深圳華星半導體21.53%股權,而該筆交易的價格高達115.62億元。
這並不是TCL科技第一次在液晶麵板業務上大方出手了,僅最近半年,公司在液晶麵板業務上就豪擲了近250億元。如此大手筆,“彩電大王”李東生執掌下的TCL究竟在押注什麽樣的未來?
斥資250億元,“抄底”麵板業務
在董事長李東生的帶領下,TCL集團目前的兩大支柱業務為電視和液晶顯示屏(LCD)。
作為TCL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之一,TCL科技裝載了半導體顯示和光伏業務,是集團的“現金牛”。根據公司發布的業績預告,2024年公司半導體顯示業務的淨利潤預計將超過60億元,以絕對優勢成為公司的盈利主力。而在2023年,這塊業務淨虧損0.07億元。
半導體顯示業務剛剛“扭虧”,李東生就大手筆投出了上百億元收購計劃,不免引發業界討論。
TCL科技此番收購的目的在於鞏固自身的優勢。此前,TCL科技通過旗下子公司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(簡稱“TCL華星”)等,已直接和間接控製了深圳華星半導體62.68%的股權。等到本次交易完成後,TCL科技對深圳華星半導體的持股比例,也將進一步提升至84.21%。
資料顯示,深圳華星半導體主營顯示麵板製造業務,運營T6、T7工廠,兩條產線均為第11代(G11)超高清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,總投資超過892億元,是市場稀缺的超大尺寸麵板核心產能。目前全球隻有5條G10.5代及以上產線,這也就是說,其中兩條都在華星半導體。公司的第一大客戶就是TCL科技,2024年前10個月,公司對TCL科技的銷售金額為188.76億元,占總營收的95%。
可以說,深圳華星半導體是TCL科技半導體顯示業務的一大基石。通過大手筆收購其股權,TCL科技進一步加強了對核心資產的控製力。
TrendForce集邦谘詢也表示,隨著本次收購的完成,TCL華星LCD大世代線產能麵積的市占率將突破20%,居於行業第二。

為了鞏固主業,李東生毫不吝嗇。在此之前,TCL科技就已多次通過大手筆收購,補充公司麵板業務的產業鏈。
去年9月,TCL科技就發布公告稱,斥資108億元收購韓國LG旗下子公司LG Display(以下簡稱“LGD”)在廣州的相關液晶麵板資產。今年1月,它通過子公司再度公開受讓LGD的剩餘股權,交易價格為26.15億元。至此,TCL科技拿下了樂金中國、樂金廣州兩家公司100%股權。其中,樂金中國是LGD在中國設立的8.5代大型液晶麵板廠,主要產品為電視及商顯大尺寸液晶麵板產品。樂金廣州是配套的模組廠。
這筆交易達成的背後,韓係廠商正全麵退出液晶電視麵板市場供應,全球液晶麵板市場再度洗牌。根據洛圖科技的數據,在2024年,隨著樂金顯示被TCL整合,中國廠商已占據全球液晶電視麵板市場超過72%的份額。國內廠商包攬了全球液晶電視麵板出貨量前三名,TCL旗下華星光電排名第二,僅次於京東方。
前後合計,在半年時間內,TCL在顯示業務上就投入了250億元,爭霸的“野心”盡顯。但爭議的聲音也同時存在,三星、LG等廠商逐步退出LCD產能競爭的同時,轉頭投向了OLED(有機電激光顯示)等技術。而此時,TCL科技為何選擇重金入場“抄底”LCD?
李東生的“如意算盤”
在拋出收購深圳華星半導體股權的計劃時,TCL科技提出,這是為了增強產業協同效應和規模優勢,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。一係列動作後,TCL科技在電視液晶麵板市場,將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和定價權。
而爭奪話語權和定價權背後,電視在2024年變得更“好賣”了。尤其是在海外市場,國產電視品牌迎來強勢逆襲。
回顧過去的一年,加大力度的家電國補政策,推動了國內市場電視換新需求,大尺寸電視銷量向好。同時,受到國際體育賽事等因素的影響,全球電視市場出現了回暖。
根據市場調查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在2月底發布的最新數據,2024年全球電視市場品牌整機的出貨量為2.3億台,同比增長2%。從第四季度的情況來看,三星電子以16%的市場份額排在首位,緊隨其後的就是TCL和海信,市場份額分別為14%和12%;在高端產品市場中,三星電子的出貨量份額同比下降了12個百分點至29%,TCL則從12%增至20%,反超了原來的亞軍LG電子,躍居第二名。
市場調研機構Omdia也表示,從整體來看,2024年TCL、海信和小米的出貨量份額之和達到了31.3%,超過了三星電子和LG電子的28.4%。中國電視軍團第一次實現了對韓國品牌的反超。
在海外,尤其是在日本市場,海信和TCL的電視“殺瘋了”。調查機構BCN的數據顯示,2024年日本的平板電視中超過一半都被中國品牌占據,海信和TCL電視在日本的市場份額已超過了本土品牌索尼和鬆下。
電視市場回春,也激勵了麵板出貨增長,並且這一趨勢仍在持續。Trendforce集邦谘詢統計數據顯示,在2025年1月,電視麵板價格仍全線上漲。據了解,大尺寸麵板漲幅相對其他尺寸也更大。
TCL在這個領域具有長期積累的優勢。早在2009年,李東生就決定,投資245億元,建設液晶麵板工廠,成立TCL華星,正式踏入半導體顯示賽道。
經過多年發展後,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,TCL科技的半導體顯示業務實現營收高達769.56億元,同比增長率達到25.74%,淨利潤達到44.43億元。財報顯示,TCL華星充分利用其高世代線的優勢,推動了電視麵板的大尺寸升級和高端化發展,特別是在大尺寸產品上,更是位居全球領先地位。
麵板業務已經是TCL發展的“壓艙石”。它對下遊的家電產品,也有著關鍵的賦能作用,以抗衡國際廠商的競品。TCL押注的超大尺寸LCD麵板,還是個“藍海”市場,由於存在高技術門檻,競爭不算太大,利潤空間也相對更高。

走好了這一步,隨著電視市場回暖、大尺寸LCD麵板價格提高,TCL借著加碼布局LCD,或許就能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。
但是,LCD市場的未來還充滿了不確定性。頭部麵板廠商當前在新技術上,都在發力OLED技術,包括Mini-LED、Micro-LED等新型顯示技術也已嶄露頭角。
但豪擲上百億,給TCL科技帶來的資金壓力也不可謂不大。根據公司財報,截至2024年9月末,TCL科技的資產負債率高達65.31%,同期公司的有息負債總額達1751億元,但賬上現金僅有248.16億元。
李東生大膽“抄底”,既是“狂吞”LCD市場、推動TCL華星在麵板市場上奪冠的雄心,也是一步險棋。但TCL也在積極布局Mini-LED等新技術,“多條腿走路”,為未來的轉型升級做好準備。
TCL押注AI?
重金投入半導體顯示主業,李東生押注的後續還有一個“AI未來”。
3月3日,TCL以“奧林匹克全球合作夥伴”的身份,登上了2025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(MWC)的舞台。TCL通過TCL實業與TCL科技兩大產業集團聯合參展,展示的產品中重點體現了“智能”的概念。如其新型平板TCL NXTPAPER 11 Plus中,就包含AI幫寫、AI翻譯、AI字幕等功能。
人工智能成為所有產業都不得不麵對的洶湧浪潮。在1月上旬舉辦的CES展會上,AI是重要的主題之一。三星發布了“AI for All”的戰略願景;在國內廠商中,海信也將參展主題定為“AI Your Life”。TCL也重點展示了自己在人工智能應用和發展上的成果,它展示的100多項創新科技成果中,包括了從電視、平板、手機、AR眼鏡、冰箱、洗衣機,到AI、汽車智能座艙等解決方案。
去年的12月11日,TCL在全球技術創新大會上,一口氣發布了包含AI智能操作係統、AI仿真、小T中控大模型、AI電影製作、星智X-Intelligence等5項全場景AI應用解決方案,還展示了AI冰箱、AI空調、AI電視、學習機等幾十款AI智能終端。星智X-Intelligence,是TCL和智譜AI聯合研發的半導體顯示垂域大模型。

這對在製造業上處於尖端位置的TCL來說,無異於一次新的轉型。
李東生一向樂於探究新的增量市場。當年TCL躋身全球前五的電視廠商後,他就拍板決定成立TCL華星。當電視和麵板市場進入穩定發展的局麵後,2020年6月TCL又通過收購矽片巨頭中環集團,入局光伏賽道。但在近兩年,光伏市場也進入“長坡厚雪”的產能出清階段。李東生看來也在尋找新的增長曲線。
重點關注AI交互和不同場景中智能終端的落地,從TCL在AI的布局上來說,這令很多人不由得聯想到了小米集團提出的AIoT路線。或許,李東生更看好的是AI會給主營業務帶來的產業機會。
當AI在電視和智能家電中大規模落地,也有望再度引發一波電視的換新潮。對液晶麵板來說,這也將會是帶動需求增長、價格上漲的契機。TCL此刻加碼麵板業務,也是對未來的投資。
在2024TCL全球技術創新大會上,李東生就曾表示:“盡管AI技術發展和商業模式尚未成熟,但未來三到五年,AI在部分領域裏可能有爆發性的機會。”
人工智能大模型浪潮已經是全行業不可錯過的機會。TCL將AI作為下一步的技術投入方向,也不僅僅是為了推動主業的增長。通過走和國際巨頭三星、索尼相類似的路線,推動產業升級,或許是TCL對未來更大的期待。
1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