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城網注:電影《芳華》撤檔期原因引發炒作等猜測。對此,華誼兄弟進行了辟謠。但受芳華撤檔影響,華誼兄弟股價走低,兩天市值縮水13.6億元。

電影《芳華》9月24日宣布撤出國慶檔,出品方華誼兄弟(300027)與導演馮小剛隨之陷入輿論旋渦。華誼兄弟股價在9月25日和26日持續走低,兩天市值蒸發約13.6億元。特別是9月25日,股價跌幅達5.11%,當日市值蒸發13.32億元。
9月26日晚間,華誼兄弟發布聲明函對電影撤檔屬片方炒作行為的說法予以否認,聲明中表示,“自媒體‘娛評圈內外’在其全平台發布的某文中(為避免謠言二次傳播,特此隱去文章名稱),對電影《芳華》改檔原因進行無端惡意揣測,其中謊稱采訪到了廣電總局審查員趙葆華先生,並對《芳華》改檔屬於片方炒作行為,部分媒體對此文章進行傳播擴散,造成了極端惡劣的影響。”
上述聲明源於近兩天網上流傳的一篇文章,文章中稱,廣電總局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趙葆華在接受采訪時說,“總局的電影審查已是底線審查,《芳華》的撤檔與我們毫無關係。隻要符合規定,我們的審查都是開綠燈的。現在突然撤檔到底是什麽原因隻有片方清楚,這鍋嘛,總局是不背的”。隨後,微博認證為“時代天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裁”的譚飛稱其與趙葆華本人求證此事,對方否認曾發表上述言論。
馮小剛昨日晚間也對上述文章中提及的內容做出辟謠,並稱“我這一生最值得驕傲的不是拍了多少部好電影,是扛住了多少的委屈”。
原本於9月29日上映的《芳華》突然宣布撤檔,具體上映日期目前尚未公布。消息一出,便引爆了整個影視圈。為何突然撤檔,馮小剛此前僅表示“因為不得已的原因”。
外界對此揣測不斷。有觀點稱此舉是為電影炒作,也有觀點稱《芳華》是因預售成績不佳而臨時“逃跑”,更多的猜測直指電影本身尺度有問題,涉及敏感題材。
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對網易財經表示,撤檔與題材有關的可能性不大,“《芳華》的劇本和片子肯定是總局審核過的,上映檔期也肯定是和主管部門協商過的,雖然不能完全排除總局臨時調整,但這個概率並不是很大”。網易財經通過查詢天眼查發現,《芳華》背後的出品方和聯合出品方包括華誼兄弟、愛奇藝、耀萊影視、阿裏巴巴等15家公司。其中,還有像八一電影製片廠、華夏電影等擁有國字頭背景的電影公司。
馮小剛9月24日晚間曾發文對電影撤檔的傳聞做出回應,“這兩天關於《芳華》的消息很多,有人說我們撤檔是炒作,是因為預售不理想,對於這些揣測,我想說都是不真實的,台前幕後的工作人員為這部電影任勞任怨,付出的汗水都是出於對電影純粹的愛,我們比大家更希望電影能如期上映”。
沈萌認為,撤檔最有可能是出於商業上的考慮。首先,《芳華》是馮小剛的一部大作,從質量上應該可以得到認可;其次,國慶檔有不少影片上映,也是進口大片檔期的狹縫,《芳華》能否複製《戰狼2》的票房佳績很難講;另外,馮小剛與華誼兄弟的對賭協議確實是存在的。
近兩年,與華誼兄弟之間的對賭協議成了馮小剛電影繞不開的話題。2015年,華誼兄弟以10.5億元的價格收購東陽美拉股東馮小剛和陸國強合計持有的目標公司70%的股權。根據協議,老股東做出為期五年的業績承諾,2016年承諾的業績目標為目標公司當年經審計的稅後淨利潤不低於1億元,自2017年度起,每個年度的業績目標為在上一個年度承諾的淨利潤目標基礎上增長15%。也就是說,《芳華》票房利潤需要達到1.15億元,才能完成此前的對賭協議,否則馮小剛就要自掏腰包。
此前有媒體報道稱,馮小剛要完成對賭協議,《芳華》票房必須超過7億元。但這樣的說法遭到了《芳華》宣傳方伯樂營銷CEO張文伯的公開否認,並稱報道中存在“嚴重錯誤”。
張文伯認為,東陽美拉要完成對賭協議,不會隻憑《芳華》一部電影。他表示,東陽美拉投資的《火王》的預售收益帶來的利潤可能比《芳華》還要高。
同時,張文伯對臨時撤檔與票務平台的預售成績低有關的說法予以否認,他表示“預售票房的高低與發行公司的票補策略有直接關係,誰的促銷力度大,下的9.9的票多,誰的預售成績就會相對更好一些,預售的票房與最終的票房沒有必然的對應關係。”。
《芳華》的票房表現如何,是否會影響馮小剛與華誼兄弟之間的對賭協議,或許隻有時間來給出答案。
成龍國慶檔也將貢獻收益
《芳華》撤出國慶檔之後,華誼兄弟股價的變動,才是資本市場上最為關心的話題。“作為民營電影龍頭企業,華誼兄弟近年來轉型發力實景娛樂等業務領域,已經逐漸取得成效,公司不再隻靠影視劇作品‘一隻腳走路’;同時,華誼兄弟的影視作品儲備較為豐富,此次《芳華》電影的波折短期可能會對公司造成一定不利影響,但不會對公司整體發展經營有過多影響。”有文化傳媒行業分析師在接受記者時如是表示。
公開資料顯示,2017年上半年,華誼兄弟的品牌授權及實景娛樂板塊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.98億元,同比大幅增長77.54%。盡管該項業務收入相比影視娛樂板塊還有差距,但增長勢頭可觀。公司表示,上半年長沙、西昌、鄭州、南京等項目進入在建狀態並相繼開工,各在建項目將陸續開業。
有市場人士認為,《芳華》換擋不一定是利好,也不一定是利空。“這其實是個很好的加倉的機會。任何以一部電影來解讀一個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,都是荒謬的。”在東方財富網股吧交流平台上,有投資者對華誼兄弟當日股價下跌表示理解:“《芳華》估計是個好電影,但小剛缺乏票房信心,導致投資者信心缺乏,加之大盤正處於調整中,華誼兄弟下跌是正常的。”
事實上,即使沒有《芳華》,華誼兄弟近年參與的影視作品收益也同樣豐厚。2017年被稱作是華誼兄弟的製作大年,公司日前在深交所互動易平台上表示,除了電影《芳華》以外,罪案動作片《引爆者》暫定檔10月27日,田羽生導演的《前任3:再見前任》暫定檔12月29日。同時,徐克導演的《狄仁傑之四大天王》已經殺青,管虎導演的《八佰》等影片將陸續開機。而和《芳華》一樣被寄予票房厚望的成龍主演電影《英倫對決》預計也將於國慶檔上映。華誼兄弟表示,《英倫對決》是其與STX公司合作片單中的一部影片,公司與STX將按照合作約定在全球範圍內對影片進行收益分配。(綜合自網易財經、金融投資報)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